本篇文章3990字,读完约10分钟

新华社1月17日电(记者王正忠、葛如江、杨玉华)位于中部安徽皖江城市,像镶嵌在长江岸边的璀璨明珠,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的新坐标。

年1月21日,国务院在皖江城市带接受产业转移示范区计划后的短短一年内,流入了4000多亿元资金,8600多个项目落户,以前默默无闻的皖江城市带成为国内外资本竞争的强夺地“转移高地”。 平板显示、LED光电照明、新型装备制造、动漫创造……一个新兴产业在转移中成长崛起,领导皖江“后发超越”,抢占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高点。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八百里皖江,奔腾,扬帆再次起航。 现在走在皖江示范区,“过渡经济”风生水开始,民生图景稳定和谐,皖江这条黄金水道成为安徽乃至中部崛起的新脊梁!

千亿元资金涌向皖江产业迎来高潮

过去一年,作为芜湖市经济开发区东区党工委员会书记,方春果目睹了皖江示范区巨大的“企业品牌效应”。 “产业转移势头非常激烈,仅我们开发区现在就有七八十个项目排队等着落户”他说“现在小项目基本上不用招了。 因为皖江示范区的转移项目很多,投资越来越大,产业水平越来越高。”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记者访问了皖江城市带的合肥、芜湖、宣城等多个城市,听到最多的话是“产业转移势头激烈”。

与江浙省毗邻的宣城市郎溪县是安徽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去年,该县开发区签约招商项目500余,约为开发区2008年成立以来招商项目合计的3倍。

安徽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洋社长告诉记者,他的公司是从北京转移来的,当初决定启动安徽项目的是国家知道批准皖江示范区。 批准后,公司立即着手建设。 现在有些装配线正在生产。 这项投资3亿元的项目将在产后完成,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两年前刚来郎溪的时候,租了房子每月不过500元,现在要1000元。 而且,你必须租。 当时郡里什么好车都看不见,现在经常有几十万到几百万元的好车。 ”。 说说郎溪的一些变化,汪洋道表现出了他的直觉感受。

国务院批准皖江示范区计划后,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前后与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20多个部委签署了17项合作框架协议和备忘录,充分体现了示范区的国家战术地位。 “国字号”示范区也因此受到市场和公司的普遍关注,考察投资、谈判的大公司、大集团相继出现。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来自安徽省皖江的数据显示,皖江城市充分出现了接受产业转移的“抢夺效应”。 年1月至11月,示范区省外进口资金4011.8亿元,比上年增加57%。 新批次内外资项目8630个,其中新批次省外国国内项目618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6.8%。

“皓江示范区计划实施一年,开始显现企业品牌的价值,实现了开好局的预期目标。 ”。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皖江办副主任刘荣华说。

提高承载力创造新机制激活皖江“磁场效应”

盘点皖江示范区的落户项目,合肥和赛维科技的“闪婚”恐怕是落户时间最多的。 从商谈到合同、开工,仅10多天就被称为“合肥速度”。

目前,作为亚洲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新技术有限企业落户合肥,是16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 根据协议,合肥必须在达成合作意向的一个月内(到年8月底)提供基础设施齐全的1000亩项目建设用地。 赛维会长彭小峰说:“以合肥的速度,赛维LDK决定合肥。 ”。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签约时这块地上不仅有树木,还有农房、养殖场等附属品,但必须通过这个挑战”,负责比赛维项目招商定居的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东说:“合肥一个月内建设1000亩。

记者在赛维科技施工现场,尽管又冷又冻,但在工地上运输车来往,看到工人忙着工作。

塞维合肥项目部副总工程师蒋祖宏表示,现场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备的工厂投入调整,预计今年3月试制,6月份达到生产。

赛维夺滩皓江的背后是这一年来皖江示范区在构建接受产业转移的平台、提高承载能力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效果。

为了更好地接受产业转移,皖江示范区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规模快速发展”的目标和程序,全力推进基础事业。 安徽省委、省政府集中发布了一系列支援政策,加快了新桥机场、鞍山长江大桥、合肥港等一系列辅助基础设施的推进。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到2009年10月底,皖江城市将在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约88亿元,预计每年突破100亿元。 仅鞍山市去年交通基础设施开工项目总投资就超过40亿元,为过去10年的总和。

另外,示范区江北、江南两个产业集中区相继建成,鞍山、安庆经济开发区和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提升为国家级开发区,设立了铜陵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芜湖孙村、宁国港等10多个省级开发区,将示范区的产业负荷能力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在奠定基础方面,各市积极探索接受产业转移的新机制、新方法。 合肥市对招商项目实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前置审查,环境保护未达到“一票否决”。 另外,为定居项目提供“全过程代理”服务,可以为公司免费委托现场建设,为公司办理工商登记、计划申报等手续。 另外,为了提高批准效率,合肥市需要对重大项目执行“并列批准”,即项目批准一些事项并集中受理,多部门共同批准,承担责任,防止影响进展。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如果前几天赛博技术从谈判到开工连两三个月都拿不到的话。 外部的人钦佩“合肥速度”,其实是合肥的创新精神和努力。

芜湖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提出“吸引技术比吸引资金好,不如吸引技术好”,通过重奖高新技术人才、给予创业支援等手段,吸引高水平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定居。 去年,该市对科技人员的奖励一次提高到40万元。

合肥、芜湖等利用产业基金、风险投资、担保企业等市场手段募集资金,处理公司快速发展的资金瓶颈。 去年芜湖通过政府拥有的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了3000万元,支持中国科技大学10多位博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通信公司,为未来新闻安全产业迅速发展抢先机。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和开放的快速发展环境进一步揭示了皖江示范区的“磁场效应”。 平板显示、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新材料等快速发展前景良好、辐射推动力强的高水平产业项目陆续在这里落户。 目前示范区围绕全省支柱产业项目的投资比例已经占七成多,为安徽经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接受中的变革在变革中创新

皖江城市是安徽接到产业转移示范区计划至今进入国家战术水平的第一个快速发展计划,也是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首要的地区计划,战术意义重大,社会期待值高。

示范区应该展示什么? 如何表现“国字号”示范区的高水平? 安徽省党委书记张宝顺表示,“多次创新快速发展,必须接受产业转移实现转型升级”。

“产业承接人不能捡起篮子里的菜。 需要高端承接、创新承接、集群承接。 ”安徽省省长王三运是这样要求的。

轮胎生产因为排放不达标而经常有刺鼻的气味,但在德国大陆的轮胎合肥工厂没有任何气味。 安徽省这个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在合肥市政府的再三下,根据欧盟标准,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粘合剂技术,使轮胎生产中的废气基本达到了“零排放”。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我们和招商公司先谈环境保护,项目正在实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事前审查。 审查合格,但一律免谈。 我们必须迅速发展,但不牺牲环境。 ”。 合肥市市长吴存荣态度鲜明。

跳出低级接受的老路,接受中变革升级是皖江示范区的重复规范。 广东德豪润达企业是广东省小家电生产的龙头公司,投资芜湖时,只意图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小家电生产。 芜湖知道该公司有意转型LED光电产业,果断做出决定,用“民资国助”的方法吸引德豪润达,建设芯片制造基地。 这个项目计划投资60亿元,现在追加到90亿元,LED光电产业在转移中进一步升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承担产业转移必须着力于战术新兴产业”芜湖市委书记陈树隆为了吸引高端产业落户芜湖,他们大幅提高了土地使用税和亩产投资强度的评价指标,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大项目和要点 全市成立产业配置指导小组,壮大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严格审查落户项目。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到目前为止,芜湖初步形成了以三安光电、德豪润达为代表的光电产业、以奇瑞和汽车零部件配套公司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业、以方特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以美为代表的家电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

在接受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一点上创新联动式、集群式的接受,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交流,积极推进产业链整体转移。 郎溪县先后采用“飞地经济”形式,与江苏常州武进区、上海松江区及浙江海宁等地政府加强对接合作,承担产业转移。 目前郎溪已经整体受到无锡四个乡镇的产业转移,形成了郎溪无锡工业园区。 另外,投资150亿元的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和投资40亿元的常州武进区东华科技园也将整体转移到郎溪。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皖江示范区计划的批准是“号令”,不仅是探索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号角,也是统一区域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安徽省遭受产业转移,并积极探索产业与城市一体化迅速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未来,安徽、县沈巷和池州梅龙两个城镇的江北、江南两个产业转移集中区将吸取过去产业和城市分割迅速发展的教训,定位产业新城,探索产业和城市同步建设。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随着皓江示范区企业品牌和产业转移的促进,皖江城市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具有活力、潜力和动力,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发动机效果越来越明显。 年第三季度,示范区实现了地区总产值5739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 目前示范区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社会支出品零售总额和所有财政收入等三项指标占全省的6成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70%。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迅速发展惠及民生。 目前皖江示范区城市新就业岗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安徽省前列。 “过渡经济”给示范区人民带来了更多就业的迅速发展机会。 其中合肥实现了从劳务输出向劳务输入的历史性转变,增加了城镇就业46万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日出,潮水涌上皖江。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江淮的孩子们肩负重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前景无限美好!

标题:【要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一周年记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