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9字,读完约5分钟
20??许多年后的一天,在一个灰白色的工厂里,在一条装配线上,无数排机械臂在手术台上整齐划一地工作。它们有几米高,机械关节发出“滋滋”的吼声。空匡的工厂里,除了机器人手臂单调的声音,很难听到人类的声音。
这样的场景不是科幻电影。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大规模机器人的普及(引用300024,咨询)正逐步从理想走向现实。
日前,广东省东莞市第一家民营“无人工厂”开工建设。据报道,“无人工厂”并不意味着没有人,但它将大规模减少工人数量,甚至达到90%的水平。在“无人工厂”建设的背后,广东宣布从今年起三年内将在工业企业中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东莞、佛山等城市相继出台了“机器替代”战略,使更多的机器人开始“染指”各行各业。
在家电行业,机械自动化的进程正如火如荼。美的计划今年在自动化生产上投资8亿到1亿元,在未来五年再投资50亿元。根据其年度报告,去年年底有800多个机器人投入使用。格兰仕去年投资30亿元改造中山微波炉生产基地,今年下半年将引进洗衣机自动化生产线。奥马尔冰箱第六家自动化程度达到70%的工厂将于今年7月投产。海尔和tcl在自动化生产方面也不遗余力。
事实上,早在2011年,富士康就开始了机器人项目,那一年,富士康的机器人达到了1万台。迄今为止,富士康已经在中国的工厂部署了大约5万个机器人。据报道,富士康的机器人富士康机器人是帮助其赢得苹果和小米订单的“秘密武器”。
富士康之所以成为使用机器人的“先锋”企业,充满了一线工人的辛酸和泪水。
自2010年1月员工首次跳楼自杀以来,富士康已经发生了多起员工跳楼事件。那一年,14个跳跃项目引起了全球关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富士康员工每年都会跳楼,其管理体系也受到外界的质疑。
事实上,自从进入富士康后,那些充满活力,幻想着大都市繁荣和年轻世界的年轻人已经被固定在装配线上,没有激情、想象和乐趣,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简单、单调、无聊和无聊的工作。此外,装配线一打开,工人们就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工人之间不能有窃窃私语,每个周期必须完成多少任务,不能出现装配质量,上厕所的时间太短,不能来回跑。因此,每一个字都有员工在流血: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放下螺丝钉并弯腰捡起它们是一种乐趣。
为了挣更多的收入,富士康员工加班超过七八个小时是正常的。更可怕的是,有多少年轻人怀着爱的心情走进富士康,迎接他们的是机械化、枯燥和单调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年轻人的理想和生活动力在装配线上日复一日地消耗殆尽。工人的心态失衡,生活中的失败感和挫折感随之产生,富士康各地的工伤事故数量也在增加。
除了富士康,千千还有成千上万的一线工人在装配线上埋葬他们的青春。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逐渐不愿意这样的命运,所以企业的“用工荒”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正是这一现实使得机器替代成为最迫切的现实需求。
装配线上的机器人或机器人不需要由专门的管理人员管理,也不需要考虑劳动力短缺。他们不需要安排休假、吃饭、上厕所和休息时间。只要生产需要,只要维护有效,他们一周7天、一天24小时都可以周转,不会有生产质量问题。他们不需要建造宿舍、食堂和厕所,也不会有公共安全问题。好处太多了。
因此,用机器人来代替那些只在装配线上从事简单的机械重复性工作的年轻人是非常人道的,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然而,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替换是复杂的。不管机器人最初的巨额投资,机器人的引入意味着原有的生产线将彻底改变,而后续的安装、后期的定期维护、保养等等都是巨大的成本。另一方面,机器人的更换涉及整个生产过程。如果你只知道机器人但不知道生产,你就不能真正把机器人应用到生产中。此外,机器人毕竟不是人类,与人类灵巧的手相比,它们仍然相形见绌。例如,如果小型电子产品中安装了微小的柔性部件,机器人就不能代替人手。
然而,国内机器人行业的残酷局面是,除了富士康等少数有一定能力开发机器人的企业外,更多的企业仍然依赖从国外知名品牌购买机器人。目前,国内机器人企业仍面临许多问题,如提高机器人连续运行的稳定性、优化工艺、制定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等。
回顾富士康,郭台铭设想在2011年三年内部署100万机器人,但目前的数字只有5万。俗话说,理想是满的,现实是瘦的,所以机器替换的难度可见一斑。
对于许多在第一线装配线上战斗的年轻人来说,机器人的出现将使他们的手从枯燥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但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很长时间。
标题:富士康机器人总动员,拯救流水线上年轻人的韶华青春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