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35字,读完约7分钟
傅高义。 资料照片/翟超拍
美国着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于当地时间20日在美国医院去世,享年90岁。
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21日发表了一条推特,称傅高义前主任90岁去世。 新京报报道。 在12月2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汪文斌发言人说,中方对傅高义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的家人表示衷心慰问。
傅高义接受外科手术后恢复不好
昨天上午,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于当地时间20日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医院去世,享年90岁。 据朝日新闻报道,傅高义在医院接受手术后,没有留下遗言就猝死了。
哈佛大学日美关系项目的负责人克里斯蒂娜·戴维斯也证明了这一点。 戴维斯说:“傅高义在接受外科手术后,恢复不好,不幸去世。”
直到这次住院,傅高义教授还在从事。 新京报记者说12月12日和傅高义联系过,身体不舒服,需要去医院,也许2021年1月的某个时候可以接受采访。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发表的推文,傅高义教授在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担任主任,他是我们心中博学的学者,很棒的朋友,我们永远怀念他。
外交部:傅高义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傅高义去世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发表了一些推特,悼念傅高义。
崔天凯说:“得知傅高义去世了,我很难过。 他是优秀的中国问题研究者,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他一生致力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中美人民的友谊和中美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对中国问题的见解对学术行业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
“我相信他的想法总是会影响我们。 ”。
在12月21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说,傅高义教授是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方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他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慰问。
傅高义教授为促进中美信息的表达和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而不懈努力。 我们记得他为中美关系的迅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 汪文斌说。
在此之前,在12月1日晚举行的北京香山论坛的视频研讨会上,傅高义说,美国拜登总统选举为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机会,中美之间应该从高层会晤、专家和员工三个层面推进。 傅氏还说,美国承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应该公平对待中国。
■人物
一生致力于东亚研究精通中日两国的事务
作为东亚的研究家,傅高义被认为是美国少有的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撰写了《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计划和政治( 1949-1968 )》、《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等着作。
1930年7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特拉华市的犹太家庭,1950年毕业于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 加入美国陆军两年后,傅高义进入哈佛大学社会关系系学习社会学,1958年获得博士学位。
哈佛毕业时,傅高义必须规划自己的未来,留在学校做美国社会研究。 “我的教授告诉我,如果想好好研究美国社会学,就应该去海外,了解海外不同的文化。 做比较研究,应该去相对现代化的国家,去非洲的话情况差距太大,欧洲文化太近,最好的选择是去日本。 ”。 傅高义和妻子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1958年,傅高义和妻儿一起去了日本,研究了日本的中产阶级和家庭。 终于在1963年出版了《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日本民众重新认识了自己社会的古典著作,傅高义也变得有名了。
1961年,傅高义被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选中”,哈佛大学博士后专门研究了中文和中国历史。 1963年,傅高义去了香港,由于条件的限制,以广州为例研究了中国。 通过大量访问和调查,傅高义于1969年出版了《共产主义下的广州:省会计划和政治,1949-1968》。
1973年,傅高义开始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第二任主任,被认为是费正清的“继承人”。
2000年,傅高义从哈佛大学退休,投入到《邓小平时代》的创作生涯中,直到去年9月《邓小平时代》一书完成,被称为“了解现代中国所必需的著作”。
■会话
傅高义着作《日本第一》序言译者、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
谦虚是傅高义的灵魂
昨天下午,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傅高义着作《日本第一》的序言译者复旦大学教授沈丁立。 他说,傅高义对中美关系取得的成果最明显。 傅高义希望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减少冲突,他也使中美关系向和平方向迅速发展。
新京报:听到傅高义逝世的消息,你是什么心情?
沈丁立:就我个人而言,感觉很突然。 我最近好像看到他活跃在媒体和讲座上。 而且,我也很难过。 世界上没有傅高义。
新京报:翻译“日本第一”序言时,你和傅高义见过面吗? 你认为傅高义是什么样的人?
沈丁立:其实翻译“日本第一”的序言时,我和傅高义主要用邮件表达。 但是我和傅高义是老朋友,见过好几次面。 他邀请我翻译这本书的序言。
我觉得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 他并不是因为自己是美国人就夸耀美国取得的成就。 他谦虚地理解其他国家取得的成果,也承认他们的优点。
除此之外,傅高义非常尊重别人的观点。 我们坐在一起交流中美和中日问题时,各有不同的观点,傅高义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很符合他希望加强中美合作的观点。 现在说,我能想起他的音容笑貌,似乎已经浮现在我眼前,栩栩如生。
新京报:傅高义曾经在“日本第一”的序言中说,希望中日两国扩大和平交流,中日之间的和平共处、中国和日本人民的密切交流,有助于双方的利益。 你认为中日应该如何加强交流?
沈丁立:现在中国还需要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加强与日本的合作。 不管和哪个国家交往,我们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从傅高义的立场来看,我们应该在与各国交往中保持谦虚的态度。
新京报:你觉得现在的中美关系怎么样?
沈丁立:这个问题也一样。 中美关系没有达到傅高义的期望。 傅高义很多观点的灵魂是“谦虚”,每个国家都积极展开交流,但中美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自由落体式的下降”。
总体来说,中美问题只是一个缩影,更大的问题是美国人认为美国不如其他国家,但美国必须学习“参考”,即使不能全部学习,至少对一点问题有深刻的认识
新京报:如何评价傅高义的个人成就?
沈丁立:首先,傅高义取得的成果是多方面的,他的研究跨越中日和中美,作为美国人,傅高义不仅是“中国通”,也是“日本通”。 其次,傅高义对事物的注意是客观的,他不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但美国的一切都很好。 对中美关系来说,傅高义取得的成果最显着,希望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减少冲突,他也使中美关系向和平方向迅速发展。
从1993年到1995年,傅高义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担任东亚国家情报官,从“学习使用”的立场来看,傅高义给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角度。 也就是说,通过合作的方法,使各国和平共处。
新京报记者钱雅卓
标题:“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逝世”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2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