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4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其内涵经过长期更新,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

“天、地、人”与“元亨利镇”。天人合一是对宇宙结构和宇宙整体的看法。”《许奕卦传》说:“三才是天地人”。“圆”指的是万物无尽而和谐的融合干一卦》说:“甘,元亨利贞。大象说:“天空是健康的,先生们不断努力自我完善。”。“也就是说,天堂之路在于无尽的成长和重复,一个绅士应该努力变得像天堂之路一样强大。天、地、人、元是相互联系、和谐统一的整体。天、地、人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维护和谐,有利于贞操”。和谐的理念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充满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天人合一”和“参与天地”。汉代儒家董仲舒说:“天人合一”季羡林解释说:天是自然;人是人。亲密,就是互相理解,形成友谊。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庸》说:“只有世界是真诚的,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它的能力。如果你能做到最好,你就能做到最好。能做人性,能做事情;如果你能做一切,你可以赞美天地的栽培。如果你能赞美天地的修养,你就可以加入他们。”也就是说,当人们掌握了与生俱来的“真诚”,发展了人和万物的本性,他们就能实现事物和人的本性,从而赞助世界万物的变化和成长,使万物永无止境,从而使人与世界并列为三大人才,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道随自然”,“道常无为”。《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治地,地治天,天治道,道随自然”;第37章说:“陶常无为而无不为。”前者认为自然法则是宇宙和人类世界中所有事物的最高法则。老子认为自然法则是不可违背的;人类必须遵守天道,人类只能“执行天地之道”,将天道转化为人类之道。后者指出道创造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并允许它们自然地成长。它的表现是无所作为。然而,从其结果来看,没有什么是不生动和有序的。因此,道表现为无为而为。它告诫人们不要鲁莽行事,不要刚强或无序,顺其自然,并根据情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所有生物都是平等的”和“仁慈和仁慈的”。佛教提倡所有生物的平等。《大乘玄论》说:“不仅所有的生物都有佛性,植物也有佛性...如果所有的生物都成佛,所有的植物也会成佛。”它要求尊重生命,反对滥砍滥伐和破坏生态平衡。佛教提倡大慈悲。美妙的莲花经说:"伟大的仁慈,伟大的同情,不断不懈的努力,不断追求好的行为,和所有的利益。"拯救他的死亡和保护他的生命。这种“保生救死”的精神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传统生态智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释、道,它们共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智慧,即天人合一、众生平等、自然法则。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每个人都可以完成自己的道德修养,实践并遵循天道,进而实现“与天地上下融合”或“以德与天地合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是说,天堂是人类生命的根和归宿。人类应该追随天堂,回应天堂,服从天堂,行动于天堂,最终到达天空。今天,我们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在解决当代生态问题时,西方人总是认为一种东西可以减少另一种,一种技术可以克服另一种技术问题。因此,整个工业生产就像是一台绷紧了弦的大机器。设备的一部分用于产品生产,而另一部分用于废物净化。它从未停止。结果是造成了一个难以重现的生态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呼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这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科学结论。美国环境伦理学会的创始人罗尔斯顿指出:“传统的西方伦理不考虑人类主体以外的东西的价值...东方在这方面似乎有很大的前景。在东方的这种思想中,事实和价值之间,或者人和自然之间没有界限。在西方,自然被剥夺了其固有的价值,它只有作为工具的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也是中国人民对国家、民族和个人未来的美好梦想。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当今社会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是简单生活和低碳生活,强调抑制异化消费和过度消费,倡导绿色消费。从个体生活方式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不仅是每个中国人对“生态人”的自我觉醒和自觉行动,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促进。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许多合理内涵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借鉴。(黄,山东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编者:李东艳)

标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传统生态智慧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