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65字,读完约11分钟
近日,由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凤凰网主办的2024“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国潮》在深圳举行。活动旨在全力打造兼具思想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国际化交流平台,通过聚焦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圳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交流国际经验,助力提升深圳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取得了长足进展。曾经处于边缘地位、面临濒危窘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多角度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在亲近年轻人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时代美感的塑造。本期活动聚焦“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连接现代生活,参与并引领国潮发展”“如何丰富非遗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以及市场的活力”以及“当代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非遗”等热点话题,邀请了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满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深圳歌剧舞剧院演员、舞剧《咏春》叶问饰演者陈贤哲、香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席、香港文教协会会长陈铭贤、马来西亚蜡染艺术家、myBatik 创始人、蜡染讲师 Emilia Tan五位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学者分享交流了深圳以及其他全球知名城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王程太:非遗是城市文化的根基,建议深圳打造“浪漫之城”文化品牌
王程太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更是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文化的支撑,特别是非遗等传统文化的支柱作用。他表示,非遗文化与城市相辅相成,保护和传承非遗有助于推动城市建设,而良好的城市建设也反过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作为深圳市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创者与见证人,王程太总结了深圳非遗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归功于国家对非遗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近年来国潮复兴的影响。他指出,深圳市委、市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深圳是全国唯一实现“三个一”经费支持的城市,即每个项目、每个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均有专项经费支持;其次,自2015年起,非遗保护工作在区、街道层面也配备了专门人员负责;第三,非遗保护队伍的稳定性也得到保障,自2009年深圳市非遗保护中心成立后,非遗保护工作逐步实现了专业化和系统化。2021年,深圳市专门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进一步推动了非遗工作的发展。此外,媒体的支持也不可或缺,从早期“鹏城艺韵”栏目到如今的“深圳非遗”栏目,深圳媒体对非遗文化的推广不遗余力,体现了对非遗保护的深度关怀。
王程太认为,深圳拥有丰富的滨海资源和多样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非遗保护方面具备深厚的基础。深圳的南澳渔民娶亲礼俗和盐田疍家人婚俗是省级非遗项目,经过多年发展,这些项目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不断创新。例如,南澳地区通过“旱船迎亲”形式延续婚俗文化。他提出,深圳可以将这两个非遗项目与旅游结合,每年举办一至两次海上集体婚礼,打造独具特色的非遗体验,使深圳成为国内外浪漫婚礼的理想目的地,从而逐步构建“浪漫之城”的文化品牌。
孙艳玲:非遗赋能城市文化,传统技艺在深圳焕发新生
孙艳玲在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时指出,非遗项目因其地域性特点成为了城市文化的象征。例如,提到满族刺绣,人们会联想到东北地区,而提到舞狮和香云纱则让人想到广东。她认为,非遗既是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其深厚的内涵。2018年,孙艳玲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深圳,带着让刺绣走向国际的初心来到这座城市。她表示,在深圳这一国际化都市,非遗文化需要借助创新的翅膀飞向世界。
作为渤海靺鞨绣技艺的第十六代传承人,孙艳玲多年来致力于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自2007年起,她培养了1300多名手绣娘,并带领牡丹江的地域文化和靺鞨绣作品走访了40多个国家,与各国非遗保护工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她提到,非遗传承在现代社会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此,她结合满绣与广东珠绣,创新出“双非遗产物”,并引入现代工艺,让年轻人能快速掌握刺绣技艺。
在孙艳玲看来,数字化技术为非遗传承带来了巨大机遇。她在深圳创建的满绣博物馆应用了AR技术,参观者佩戴眼镜即可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刺绣;同时,她通过数字平台展示非遗产品和制作过程,拓宽了传播渠道。孙艳玲认为,深圳作为科技与创新之城,为非遗提供了现代化发展的土壤。她建议利用当前火爆的短剧赛道,记录和传播传承人的技艺,使非遗在数字时代延续生机。
谈及AI对传统手工艺的挑战,孙艳玲持开放态度。她认为,AI不仅不会威胁非遗传承,反而能够赋能传统技艺的传播,让更多人接触到非遗技艺。同时,AI的存在也倒逼传承人精进技艺,创作出更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从而推动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陈贤哲:以“叶问”角色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近两年来,由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在国内外掀起了文化热潮。这部舞剧以中国传统武术和舞蹈的深度结合为核心,将武术之美和舞蹈之韵完美融合。剧中饰演“叶问”的舞者陈贤哲表示,为将咏春拳的精髓呈现到舞台,全体演员系统地训练了一年多的咏春拳,再将其技巧与舞蹈逐步融合。“武术讲究气息沉稳,舞蹈则强调气息上扬,二者结合需要演员有扎实的下盘,逐渐将舞蹈韵味融入其中。”这种创新赋予了《咏春》独特的艺术张力。
自2022年12月在深圳首演以来,该剧已在国内外完成了200场巡回演出,每到一地,皆引发观众热烈反响,掀起“咏春热”。对于《咏春》在海外演出的反响,陈贤哲分享了自己的自豪感。他提到,舞剧《咏春》代表的已不仅仅是咏春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代表了中国形象,通过舞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在国际舞台上。
在角色塑造上,陈贤哲为诠释“叶问”的精神与人生,全情投入地去揣摩和打磨。他分享道:“每个人对叶问的理解不同,但我们希望呈现的是属于《咏春》的叶问,不仅是一个人物,更是咏春拳、香云纱等传统文化的载体。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深圳舞剧《咏春》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创新,更展现出深圳在文化创新领域的活力。通过这一作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进一步提升了深圳和中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陈铭贤: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需以社区为基、以科技为翼
陈铭贤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承载着祖辈的文化传承。在非遗保护中,不仅要重视保护手段,还应推动其在城市中的创新发展。他主张,非遗保护需要社区的参与,通过居民的主动参与增强非遗的归属感和活力。
他进一步指出,数据化和虚拟化技术为非遗的传承和保存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数字技术,可以系统化地记录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和展示形式,为非遗的长久保存奠定基础。同时,他提倡确立持续性的非遗项目,以此唤起公众关注,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赋予新的价值和意义。陈铭贤认为,城市是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能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实现文化魅力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现代化进程中,需在保护和创新间找到平衡点,以适应当代需求,使非遗文化在传承中与现代社会共融发展。
陈铭贤回顾了自己在非遗保护领域的经历,他表示,十多年前经朋友介绍,开始深入关注非遗的保护工作。在深圳,他曾参与策划两岸三地非遗论坛,推动非遗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发展。他还在深圳与香港推广非遗文化,并在香港举办了一年的非遗展览,广受社会关注,这一行动促使香港政府重视非遗保护,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
陈铭贤认为,香港的多元文化背景与内地不同,赋予了其非遗保护上的创新性与多样性。香港非遗的发展逐步获得政府支持,以社区参与为核心,同时通过数字技术结合年轻一代的兴趣,让非遗保护工作更具活力。例如,在西九龙文化中心,香港政府通过讲座、虚拟体验等多种形式普及非遗文化。此外,台湾的非遗保护工作也逐渐加强,尽管方式有所不同,但依然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大学教育的非遗工作者,陈铭贤强调大学生在非遗创新中的重要性。他提倡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将年轻人的创意与非遗文化结合,开发具有商业价值的非遗产品。这种年轻人的参与不仅为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还能以创新方式推广传统文化,吸引更广泛的关注。他认为,这种创新方法不仅为非遗传播赋能,也激发了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为非遗文化的持续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milia Tan:推广传统文化需保留应有的元素,但也必须适应现代的口味
Emilia Tan结合她自己的创业历程,深入探讨了马来西亚蜡染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创新。她提到,尽管蜡染这一传统工艺在中国云南、印尼等地都有类似的艺术形式,但马来西亚的蜡染在设计和工具的改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创新,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和生活需求。她特别强调,在保持蜡染文化传统精髓的同时,色彩和图案设计的现代化使蜡染更具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群体。她认为,艺术工作者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很多生活上的困难,如果要生存下来并与新时代的年轻人共同进步,就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推广传统文化需要保留应有的元素,但也必须适应现代的口味。”她说道。
Emilia Tan分享了她在MyBatik公司如何通过DIY蜡染活动,将这一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她通过简化蜡染的制作过程,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可以更轻松地被学校、公司等各类群体接受。通过手工填色、集体创作等形式,MyBatik公司成功地将蜡染艺术推广到大众中,特别是让它成为一种解压的活动和社交的方式,而不再局限于艺术爱好者的圈子。她表示,艺术本身是无穷无尽的,技术和工具只是手段,艺术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迎接现代技术的创新,尤其是在传承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代人的需求。
在谈及传统保护与市场需求的平衡时,Emilia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通过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在公众平台上透明地展示手工艺的每一步,能够让消费者真正理解这些作品背后的价值。这种做法不仅帮助消费者识别真伪,还能够增强他们对本土艺术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尤其是在如今充斥着大量工业仿制品的市场环境中。她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蜡染的手工制作过程,让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每一件作品的独特性和手工艺背后的心血。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认知,也帮助艺术家建立了更为稳固的客户信任和品牌忠诚度。
Emilia也谈到,面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艺术家更应该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知识和创作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不仅能理解手工艺的真正价值,还能够支持原创艺术创作,抵制大规模复制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她看来,开放和透明不仅是蜡染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更是艺术家在数字时代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标题:如何引领非遗文化传承与新国潮发展?听听中外专家怎么说
地址:http://www.jcpa.cn/blgjj/4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