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32字,读完约10分钟
11月25日,由中共深圳市委网信办指导,凤凰网主办的“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首场论坛——《阅读,与城市共生》线上首播。该活动旨在打造兼具思想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国际化线上交流平台,通过聚焦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圳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交流国际经验,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全民阅读作为“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打造读书活动、阅读空间等方式培养公众阅读兴趣和习惯。那么,“阅读”与“城市”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全球各大城市是如何通过“书店”“出版”“活动”等载体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文化魅力?如何从多业态跨界合作的阅读空间、科技改变阅读等方面为阅读赋能?
在首场论坛《阅读,与城市共生》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王京生,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坪山图书馆馆长周国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项目专家Hassan Adeel Shehzad,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埃默里大学哲学博士Christopher KLUZ,国家一级作家、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深圳晚8点书友会策划人南翔等嘉宾共同探讨阅读如何与城市实现共生。论坛由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王莹主持。
底蕴|王京生:阅读,彰显一座城市的气韵和格局
阅读改变了这座城市的气质,这座城市也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回顾深圳阅读文化发展,王京生讲到过去深圳总被人称为“文化沙漠”,后来深圳确定了“文化立市”的战略。“文化立市”从何做起?他讲道曾国藩的“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以及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将读书作为突破口,以大气压制浮躁,以优雅驱逐粗俗。同时“文化立市”也提出,要把深圳建设为图书馆之城。自此,深圳有了“图书馆之城”的说法以及“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的说法。
作为全世界唯一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王京生表示深圳读书月的开展离不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支持。从率先在全国提出“全民阅读”、为阅读立法,到持续开展了23届的深圳读书月,深圳建设图书馆(室)近1000个,包括6座大型书城文化综合体,以及上百家书店书吧。无论是硬设施还是软投入,深圳都为阅读做了很多努力,让市民在阅读上有了满足感和获得感。
他认为,深圳读书月之所以能够坚持并不断突破主要归功于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坚持有高度的社会共识,除了政府有共识以外,深圳的万千移民也有塑造自己精神家园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是强大的阅读动力;另一方面是深圳对读书月的有效组织,政府每年主导读书月的各项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专家指导;三是社会运作,以深圳出版集团为核心,所有书城的管理者,120余个社会组织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形成了一个“一旦号召,全市上上下下共同行动”的局面。此外,不断涌入的移民和为阅读立法的保障也是读书月不断持续举办的重要因素。
现在阅读环境越来越丰富多彩,电子化阅读也越来越便利,让全民阅读更能够成为现实。王京生谈到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都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好的方式去充实自己阅读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如果处理不好,容易让人失去重心、眼花缭乱。为此,他强调纸质阅读是基础,真正的学问知识必须在纸质书里能够让人享受真正的乐趣,电子的阅读,一定程度上让人很难进入到静态的阅读环境。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王京生表示,阅读的根本目的除了丰富知识外,也要修心,我们需要正确处理泛读和精读之间的关系。真正影响人的是那些经典性的内容,因此不忘经典、深读经典、让经典运化于心,是阅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需求|周国平:图书馆是一个民族最踏实最造福民众的文化事业
看一座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是否扎实,主要是看阅读。周国平认为阅读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政府文化建设、市民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公共文化设施方面,深圳在全国城市中居领先行列;在政府文化建设方面,深圳读书月已持续举办了23年,这是全国举办最早、最持久、最扎实的文化活动之一;在市民文化素质方面,深圳在全国城市居民中人均购书量占首位。
“过去每次来深圳参加活动,我切身感受到深圳人对阅读的热情和喜爱。”周国平讲到从2019年担任坪山图书馆馆长后,更加深刻体会到深圳为阅读繁荣提供了肥沃土壤。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坪山区是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充满活力和动力。去年,坪山图书馆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发的“绿色图书馆奖”亚军。
此外,周国平认为图书馆不仅是存放和借还图书的物理性实体,更应该是一个营造阅读风气和精神的主体。图书馆不但要满足公众现有的需求,还要创造新的更美好的需求。正如坪山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开启人生的智慧,传递精神的高贵”,将图书馆办成一所开放的大学。
周国平强调了“元阅读”的理念,他认为“元阅读”强调主动、系统、完整,尤其是青年人如果在阅读上、学习上有要求的话,应该具备兴趣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自主学习能力,网络就是好帮手,没有这种能力的话,可能网络反而会对个人知识的发展起反作用。
创新|Hassan Adeel Shehzad:阅读和教育,可以改变世界
“阅读对整个城市和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个人的专业能力发展也很重要。”Hassan Adeel Shehzad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促进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阅读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成果。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将环境、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非常重视年轻人,让年轻人有序阅读、学习就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在社会活动中,带动当地社区一起来引导人们阅读,通过组织流动型的图书馆,让人们有机会参与到阅读中。在政策、策略等方面,很多国家和地区会努力提高年轻人读书的质量,尽可能多的给他们提供资源,丰富书籍的语言和种类,让偏远地区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更好地阅读。
关于如何促进阅读,Hassan Adeel Shehzad提出见解。一是打造读书俱乐部。让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读书俱乐部,读者在俱乐部中交流分享阅读,不仅能够更好地消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拓宽知识面。二是在学校举办图书馆的联动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阅读经典。三是在举办阅读会时引入企业参与。将企业的先进科技与读书进行结合,来促进全民阅读。他希望有机会来到深圳,与深圳的图书馆进行交流。
阅读和教育可以改变世界,培养阅读氛围需要各方一起努力。Hassan Adeel Shehzad认为阅读可以跟社会经济活动整合起来,从而带来更大的影响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不断思考和创新,打造更多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
教育|Christopher KLUZ:关注阅读教育,塑造良好的阅读文化
阅读文化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从“文化沙漠”到“全民阅读”,深圳正引领着阅读文化的发展。作为国际教育工作者,Christopher KLUZ认为要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是阅读教学参考书,还要养成全方面的阅读意识。Christopher KLUZ分享了与芝加哥大学合作的案例,学生们在社区有小型的图书馆可以阅读,里面收集了很多世界名著,社区成员是这些图书馆的共同拥有人,他们通过读书活动去影响更多的人,比如周末带家人和朋友去图书馆读书。通过打造这样的一种阅读文化,让阅读融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中。
另外,Christopher KLUZ还介绍了美国另一所大学的经验,该校的图书馆不仅对学生开放,也欢迎周边社区的居民来阅读。这一做法让校内师生和社区居民拥有同样的阅读资源,增加了人们之间的共同语言,有利于打造社区的归属感。
“阅读不仅仅是汲取知识,在大学之前的中学教育阶段需要重视阅读能力提升。”Christopher KLUZ讲到不仅是在中国,世界各地都要想办法让学生在繁忙课业之外,有时间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十分重要。当学生进入大学后,也应有便利的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去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此外,Christopher KLUZ提出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做出更多贡献,帮助更多人阅读学习。高等教育机构可以为社区服务,让当地青少年更好地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他认为,可以通过科技赋能塑造阅读文化和阅读习惯。同时,在打造阅读社区方面也可以采用科技手段。“我们需要有资源和空间提供给年轻人和小朋友,比如在书店和大学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科技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寻找资源,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阅读活动、分享阅读体验。
文明|南翔:阅读,以微光映照一座城市的文明
“阅读对个人来讲是一种修养,对一座城市而言是文明的底座。”南翔认为阅读对城市文明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二十多年的推进,深圳有一些能够看得到、感受到的成果。比如深圳的义工、志愿者以及献血活动,都是阅读潜移默化带来的一种文明。
在营造阅读氛围上,南翔表示深圳的软硬件结合做的很好。阅读除了有书的储备以外,还要有人领读。一直以来,深圳都在扎实推进领读活动,从大大小小的讲坛、沙龙、研讨到新书发布,从学校、机关、街道到社区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非常多。
“去年活动荣获‘全国学习品牌讲坛’殊荣,是读者和嘉宾共同努力的结果。此外,政府在资金、场地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南翔介绍,深圳中心书城“晚八点”周五书友会是以文学为主,兼顾历史、艺术类的活动,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文学杂志主编、评论家、文学教授等等文人学者到现场分享交流,给深圳的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南翔认为,深圳不仅是阅读者的汪洋大海,也是写作人的大江大河。他强调,“因为阅读所以写作,因为阅读所以行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样重要。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采写】鲁媛媛 陈沁舒 林子豪 林寒旸
【审核】程安逸 雷燕
标题:“聚光深圳”国际交流会客厅活动线上启幕,国内外文化名家畅谈“阅读,与城
地址:http://www.jcpa.cn/blgjj/3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