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3字,读完约4分钟
走进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鲍鹏镇草洼村,提起戴天府文化大院,没人知道,也没人知道。
虽然这个文化大院没有五颜六色的灯光,没有精致的舞台,也没有专业的演员,但每天晚上下班后观看演出已经成为村民们的“必修课”。当欢乐来临时,每个人都上台表演,或唱几首花,或喊几首秦的曲子,或说一句话。仍然有许多像这样的文化复合物。
宁夏南部是六盘山集中的贫困地区,西海固地区更被称为“不毛之地”。近年来,宁夏在扶贫中稳步推进文化精准化,为农民共享文化成果开辟了“最后一公里”。曾经的黄土高原现在已经长出了“文化作物”。
中国农民医院建筑综合体
著名的高泰马会火被演奏,流行的秦腔咆哮出来...固原市隆德县陈金乡新河村的文化生活十分繁荣。
新河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说,新河村常住人口170户,689人,是隆德县著名的文化村。村里还有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阿沁剧团,甚至“走出去”到附近的县区演出。
2016年,新河村建成了一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有图书馆、活动室、剧场排练室等。“现在村民们有固定的地方从事文化活动,有专门的人员来组织,并且经常观看秦腔。我非常高兴。”赵小龙说。
“今年,这个村庄已经建起了20座农舍,接待了3万名游客。该村村民的平均年收入可达62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多元。”赵小龙高兴得闭上了嘴。
新河村只是宁夏文化精准扶贫的成果之一。“十二五”期间,宁夏优先支持建设1100个示范村文化室、基层文艺队和农民文化大院。目前,已建立2146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136个民间文艺队和730个农民文化大院。
图书馆非常受欢迎。
春节期间,程琳图书馆在海原县施甸乡仓湾村的知名度仍然很高。
"许多村民很早就来借书,其中不少人是图书馆的常客。"据李成林说,春节期间,一些村民几乎每天都来。一些村民已经60多岁了,但是他们对阅读的热情没有改变。
苍湾村位于南华山脚下。村民的文化生活相对落后和贫困。
2000年11月,李成林建立了一个农民家庭图书馆,主要是借书、实用技术培训和举办农民运动会。它向方圆数十英里范围内的农民和学生提供免费书籍。
目前,该图书馆收藏了3万多本书,9种报纸,50种杂志和40%的借阅量。
事实上,宁夏已经连续五年将免费开放服务纳入文化民生工程,十二五期间共有510万人享受免费开放服务。目前,宁夏图书馆等区、市级图书馆已全面实施365天24小时延时服务,并向农村地区派出流动图书车,满足广大群众阅读图书、报纸和查询信息的需求。
把剧本送到门口
2月6日至13日,盐池县政府买单,邀请宁夏演艺集团强秦歌剧院的72名演员到盐池文化中心剧院演出16部优秀的强秦古典戏曲传统剧目,当地群众免费观看。
此前,1月29日,也就是正月初二,当一年的天气越来越浓的时候,北京大剧院的52名演职人员冒着零下10摄氏度的天气,将《穆桂英在指挥》和《布谷鸟山》等传统京剧节目送到了永宁。室外杯中的水形成了冰块,但是演员们在室外盛装表演。大多数时候,整个人都冻僵了。
“十二五”期间,宁夏在农村、社区、学校、军营、建筑工地开展演出1700多场,共开展公益演出8608场。
宁夏文化厅厅长、党委书记阮文成透露,2017年将在宁夏中部和南部贫困地区建设606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到2020年,规范区、市、县、乡(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统筹城乡和区域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障基本、促进公平的宁夏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职责:胡彦明
标题:“文化作物”生长在黄土贫瘠的土地上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