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2016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呈现出良好的态势。然而,调查也发现,一些高校对建设方向、建设重点等一些关键问题仍不确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认识不深、思路不清、机制不清、措施不力等问题。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建设的责任、建设和受益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观念,走内涵发展之路,确保建设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
加强对急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加对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稳定支持。
《指导意见》要求高校主动与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接轨,加强对各种形式教育和各种专项的统筹管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以社会需求和学术贡献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进高层次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加强国家战略、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相关急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人才培养和储备。
为提高科研水平,我们将在高校实施珠穆朗玛峰基础研究计划,建设一批领先的科研中心,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建设。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建立和完善青年人才成长机制,准确引进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坚决杜绝片面挖走“帽子”人才等短期行为。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顶级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派遣优秀学生、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机构访问交流研究。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介绍,“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主线是提高服务质量需求。根本任务是培养道德和人才。
在突出学科优势和特色方面,高水平的国内领先学科和国际领先学科将加快培养国际领先人才和团队,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制高点,引领世界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国内领先学科应着眼于主要领域的方向,强化特色,扩大优势,创新学科,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中国特色的领域和方向上,在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一流学科和教材,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要推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的稳定支持,努力把中青年学术骨干推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前沿。
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综合评价体系
如何引导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任务?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指出,回归常识、回归职责、回归起点、回归梦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一流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双一流”建设的立足点。无论是整体建设还是学科建设,学校都要紧紧围绕培养德才兼备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对此,《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面、全环节;以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双一流”建设的基本任务,加快实施“六优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着力培养高技能、急需人才,多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制定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立政治过硬、行业急需、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表示,建设成果评估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双一流”建设坚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标准,坚持多元综合评价。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为核心要素,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施工效果评价将定性与定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相关部门将根据施工周期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评估,在施工结束时对施工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施工进度和评估动态调整施工的支持和范围。(记者张硕)
《人民日报》(2018年8月28日,第12版)
职责:张嘉诚
标题:如何打造“双一流”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