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不仅反映了5000年灿烂的文明,也反映了现代中华民族拯救民族免于灭绝的爱国情怀。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术和文化知识。”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学学院院长孙9月18日在“多韵新书研讨会”上说,海峡两岸学者正在讨论救国救民、探索烽火文化遗产的问题。

在中国人民共同纪念的“九·一八”这一悲痛的日子里,海峡两岸的来宾撕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学者救国”的信封,烽火文化的旗手形象跃上了报纸。与会者呼吁海峡两岸有识之士和海外学者共同思考如何延续文化脉络,共同保护一个灿烂的文化中国。

复制知识分子形象

《朵云石丰的故事》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林灿之子李中忠所写。它的标题有优雅的典故。“多韵”一词源于唐代一位能干的大臣魏徵在信末所写的类似云的签名,后来被翻译成信纸的昵称。“印章”最初指的是王座的印章,后来扩展到信封的意思。

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蔡元培、傅斯年、李记等人以“科学研究”为指导,以“教育救国”为理念,提出建立集收藏展览、学术研究和公共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中央博物馆。他们希望通过整理文物和研究历史来巩固民族文化的向心力,树立民族自信心。因此,这是中国第一次建立科学研究和教育相结合的博物馆。

两岸共产主义中“学者救国”的历史

李林灿撕开中国近代史的信封,从他父亲李林灿的《中央博物馆的悲剧——记录博物馆事业的一种理想的真实精神》一文开始,结合他70年的个人经历,用15年的时间写了30篇文章,并配以300多幅珍贵的全彩历史图片和手书文字,完整还原和叙述了他在庄莉暂住、东渡海洋的各个阶段。 从1933年“中央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到1965年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隐居在藏北沟和何复双溪。

两岸共产主义中“学者救国”的历史

捍卫中华文明

李在忠在座谈会上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国家遭受了灾难,但是国家很难繁荣。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傅斯年、董作宾、李记、潘天寿等一代知识分子坚持爱国主义信念,写出了一部“学者救国”的史诗,成绩斐然。他们为中国现代科学、考古学、文学艺术、民族社会学和中国艺术研究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它们也为未来中国人文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岸共产主义中“学者救国”的历史

20世纪国画大师潘天寿之子、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潘·告诉记者,《朵云的故事》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活,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检查,非常可信。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温那段非常艰难的时光。人们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它是如此完整无损,对现在的年轻人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NLD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在书面讲话中说,这次研讨会更深、更高的意义不在于一本书或一个人,而在于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本书是一个例子和一个开端。新时期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的新使命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建立人类文明社会做出中国的独特贡献。

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泛龚开认为,台湾当局通过政治分裂和否定文化来给文化贴上政治标签是错误的。“台湾当局不应将博物馆和教科书“去中国化”,因为台湾的文化遗产与大陆密不可分。”

“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外来侵略和内乱,每一次都只会加强中国文化。我们对此越来越有信心。”李引用“中国考古学之父”的话说,中国历史是人类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面,只有放在全人类的大背景下,中国历史的光辉才能更加鲜明。"这给了我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无限信心."

在座谈会上,“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善娜讲述了抗战时期常书鸿创办敦煌艺术学院的故事。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的孙女余奎分享了梁思成和“中央博物馆”的细节。故宫博物院文化专家、紫禁城出版社副编辑朱家溍的女儿朱传荣讲述了海峡两岸紫禁城人民不能放弃的文化故事和情感纽带。(记者张盼)

两岸共产主义中“学者救国”的历史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四版,2018年9月20日)

责任人:王瑞静

标题:两岸共产主义中“学者救国”的历史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