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61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的钢铁产量几乎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使其成为一个钢铁大国。但近年来,它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并受到了批评。主要争议集中在以下三点:过度分散导致的低浓度、可描述为大而不强的低技术含量、高污染、高能耗和低效率。
鉴于以上三点,业内和业外已经有很多讨论,也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方法和解决方案,但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进展不是很明显。
例如,从技术升级的角度来看,技术升级涉及巨大的投资和相应较长的周期,技术创新本身具有风险,技术创新需要独特的R&D环境和相应的机制等。建立上述环境和机制不是一天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技术升级后生产的钢材能否成为市场上最畅销的产品,能否提前达到预期。在钢铁行业,许多钢厂在技术升级上遭受了巨大损失。经过调查和投资建立的生产线投产几年后,发现该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已进入红海。这种情况很多。
例如,从过分分散导致低集中的观点来看,很难通过行政命令下的合并和重组形成一个良好的婚姻。原因很简单。在当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环境下,A钢厂的产品销售压力巨大,B钢厂的销售压力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甲乙双方合并重组解决问题无疑更加困难。
上述两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自然会导致第三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即所谓的两高一低。
在思考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的确是一个好主意。例如,发现西方国家(包括日本)不仅上游钢厂的一体化程度高,而且流通环节的一体化程度也高。高整合度可以使整个行业运行更有效率,有更多的精力投资R&D和创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国家形成这样的产业格局与它们的时代特征高度相关,而中国几乎没有西方国家当时所具备的时代特征,因此很难在中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思想。中国钢铁工业应该走中国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研究美国信实钢铁铝公司(成立于1939年,是北美最大的钢铁贸易商,市值约50亿美元)和罗宾逊物流公司(成立于1905年,是北美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市值近100亿美元),这是与钢铁相关的非常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例如,信实公司成立于1939年。从她的发展历史来看,几十年来,她通过金融手段收购了许多贸易企业和加工厂,达到了现在的规模。然而,这种方法在中国肯定行不通。中国有成千上万的钢铁交易商,其中大多数都无法在资本市场交易股票。因此,中国钢铁贸易流通行业不具备非常成熟的金融并购环境。同时,中国复杂的国情导致钢材配送中心众多且复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钢材原料和流通模式的差异,传统的钢铁贸易商很难通过金融手段大规模整合流通市场。
以罗宾逊物流公司为例,现代第三方物流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卡车物流的效率,进而有助于行业内流通环节和制造环节的整合。但是,罗宾逊物流公司的模式在中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由于需要在相应的税法等政策领域进行一些改革。罗宾逊物流公司没有自己的卡车,但她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指挥北美数百万辆卡车进行运输和结算。然而,在中国,没有卡车的企业没有资格开具11%的增值税发票,这导致了罗宾逊模式在中国的基本政策阻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国钢铁业所面临的整体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大不相同,完全照搬西方模式绝对不可取。但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目前的环境有其相应的优势。
首先,在像信实钢铁和alu这样的企业崛起的时代,互联网还没有在世界上诞生,也没有电子商务,信实钢铁和alu只能通过相当繁琐的金融手段来实现整合的结果。如今,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最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力代表之一,是我们目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
第二,在像信实钢铁和alu这样的企业发展的时代,美国的硅谷还没有诞生,自然在后期也没有成熟的风险投资模式(企业家+风险投资),所以信实钢铁和alu不得不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一步一步地进行收购和合并。如今,中国的风险投资模式在互联网领域已经非常成熟,绝大多数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都是企业家+风险投资模式。为什么风险投资模式是孕育优秀互联网企业的唯一途径?因为在风险投资模式的机制下,企业家可以在早期创新、尝试和犯错,在后期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风险资本来大规模整合市场。国有资本和工业资本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机制。
因此,未来中国钢铁流通一体化的新出路应该是电子商务+风险投资模式,这可能是中国特色的钢铁流通领域快速一体化之路。流通领域的快速整合将为上游制造业的市场化并购重组和结构优化调整奠定宝贵而良好的基础。在高度整合和稳定的流通渠道基础上,上述两家钢厂的兼并重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标题:找钢网王东:中国钢铁要走中国特色转型之路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