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38字,读完约5分钟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应该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和全球治理的“中国计划”。六年来,中国把建设“一带一路”作为重要的实践平台,不断为推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诞生了。在过去的六年里,这一倡议已经从一个概念转变为中国与有关国家之间的联合行动,从一个愿景转变为一个现实,成为世界上一个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并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中国式”浪潮。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最初以经济合作为重点的倡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新的增长势头不确定、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该倡议坚持以发展为导向的原则和“协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它促进实现“政策沟通、便利联系、顺利贸易、融资和民众支持”,并寻求与相关国家进入共同发展的轨道。
六年来,这一倡议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找到了新的动力,也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贡献了中国的智慧。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的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 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这将使参与国的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长0.7%至2.9%。这使得“倡议起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就属于世界”的概念得以充分实施。
应该指出的是,“一带一路”的共建也成为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的领导下形成的。它曾在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全球挑战的增加,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是大势所趋。
2015年,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共同讨论、共同建设、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这与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原则是一致的。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中国一再强调“人人都应该讨论,各行其是”,并通过双边、三方和多边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潜力。这无疑丰富了新形势下的多边主义实践,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是中华民族“聚才济世”情怀的具体体现。六年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得益彰,有效加强了国家间的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交流。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这表明这一理念与联合国共同安全的和平理念高度一致,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指明了方向,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然而,面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流行和高度赞扬,一些西方人编造了“债务陷阱理论”和“地缘政治工具理论”等奇怪的理论,企图破坏“一带一路”路线沿线国家的合作,反映出它们固有的冷战心态和悲观心理。事实上,正是因为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东非才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才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跨海通道,蒙奈铁路的建成和开通为该地区创造了近5万个就业机会,推动肯尼亚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为此,肯尼亚、卢旺达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公开驳斥了所谓的“债务陷阱理论”。一些巴基斯坦学者明确指出,来自中国的投资帮助该国经济获得了稳固的立足点,刚刚摆脱了西方设置的“债务陷阱”。
过去六年的事实充分证明,“一带一路”绝不是一个“债务陷阱”,而是一个造福人民的“馅饼”。它绝不是一个“地缘政治工具”,而是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这是它作为中国提供的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产品继续获得国际认可和欢迎的根本原因。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世纪前所未有的变革之中,面临着“管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等严峻挑战。“一带一路”倡议正从“大写意”走向“工笔”,并朝着高品质发展的方向前进。中方建议重点关注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和能力合作,解决重大项目、金融支持、投资环境、风险控制、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这无疑将有助于这一倡议长期扎根发展,为人类破解“四大难题”做出更大贡献。正如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所分析的那样。“一带一路”倡议值得称赞,因为它将宏伟的愿景和实现这一愿景的每一步结合在一起。它自信而强大,而且一定会成功。
职责:吴迪
标题:“一带一路”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新机遇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