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93字,读完约3分钟

世界共享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11月6日上午10点左右,许多特殊人物出现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中央广场。他们穿着各种少数民族服装,微风吹过头饰,发出叮当声。有的拿出三根弦来演奏,有的拍着大象的足鼓,有的随着音乐起舞。游客们停下来想知道是否很快会有一场精彩的演出。

果然,10点20分,一名彝族男子走上中央广场的舞台,拿起麦克风说:“欢迎来到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演场地。我们是多彩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团队。”

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所共享。为了展示云南对外开放的成果,促进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云南省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期间专门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和展示。

展览会的参观者被表演吸引住了,纷纷停下来欣赏。

交易会第一天,我省六大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黑铜银制作技艺、扎染技艺、普洱茶和贡茶制作技艺、东巴象形文字艺术、彝绣和永子制作技艺,均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展出。交易会的第二天,能歌善舞的云南少数民族把“最耀眼的民族风格”吹进了“上海海滩”。

整个演出包括13个节目,包括器乐演奏、歌唱和舞蹈。楚雄表演队和西双版纳表演队将演唱,我将登台,充分展示彝族、布朗族、傣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的风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1个项目都是关于国家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观众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博会的舞台上得到进一步传播。

舞台上的第一个表演是易的小三弦《明日香》。简单的弦乐声似乎淹没了广场上所有的声音。

彝族小三弦“阿祖照”

紧挨着三根弦的是彝族最古老的管乐器阿乌,它与观众见面。它看起来像饺子,是以“啊,啊”的声音命名的。

彝族最古老的管乐器敖

从前,当基诺人猎杀动物时,他们演奏“奇科”和“布谷”,并唱“奇科阿米”回家。当“ChiKoami”在现场演出时,这个国家的魅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吉野智子乐器表演

女人的歌声悠扬,舞蹈优雅,男人的声音直截了当,指法熟练。“布朗族歌舞”让观众回味无穷。

布朗族人玩耍和唱歌

牧羊的曲调高亢、明亮、委婉。彝族妇女的歌声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

彝族民歌《牧羊曲》

吹葫芦岛笙,身体呈“S”形跳舞。葫芦岛笙舞《踏足》展现了古代滇人的韵味。

彝族葫芦岛笙舞“踏足”

世界上最小的竹管乐器——小闷笛,可以用一只手盖住,但它可以吹出一首叫做“东方魔笛”的哀怨的曲子。

彝族小闷笛

大象脚鼓击鼓非常令人兴奋,舞蹈充满力量和美感。傣族传统的象脚鼓舞将现场的热情推向了高潮。

傣族象脚鼓舞

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比赛的获胜者,玛加多,演唱了彝族海鲜的曲调。相机快门的声音一直响着,似乎伴随着这首歌。

马贾加多演奏彝族海菜曲《金银鸟》

傣族人民与张、哈合唱。即使他们不理解歌词的意思,他们仍然可以让人们有同样的感觉。

张岱·哈

当孔雀舞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对他很熟悉,但是有些人跟着他,并收到了演员们的祝福。

孔雀舞的“祥鸟舞”

最终,结局更加精彩——彝族酒歌音乐会。“老表和表哥也想喝,喜欢也想喝,不喜欢也想喝,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喝!”演员手捧酒杯,表演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酒歌》。歌词通俗易懂,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勤劳、热情和智慧。观众还被鼓励唱歌、拍手,甚至一些手势拿起“碗”与舞台上来自多彩云南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一起喝光。

分享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世博会上的锦绣云南

易酒歌齐唱

职责:吴迪

标题:分享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世博会上的锦绣云南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