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本网络悉尼5月1日电(记者赵小娜唐明)同仁堂在东南亚家喻户晓,但在西方各国才刚刚开始。 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企业总经理马安阳对记者说:“十年前,澳大利亚人连‘北京同仁堂’这五个字都不会说。”
正如他所说,2005年,北京同仁堂在澳大利亚还不为人所知,快速发展过程也不顺利,但依靠稳定的稳定,10年后在澳大利亚中医市场完全垫底。
从2005年到2014年,北京同仁堂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区、布里斯班市区、悉尼北区、悉尼西区和墨尔本市区相继开设了5家商店。 马安阳说,他们不是盲目开店,而是根据现实情况和需要选择和组织团队。
目前,北京同仁堂在澳大利亚有19名政府注册的中医、针灸师、10名注册的中药调剂师,企业完全实行本地化管理,经营模式中也重视“适合地产的方法”,基于当地体质和饮食习性进行比较 经过10年的摸索和提高,同仁堂不仅不会被市场淘汰,反而越做越好。
现在企业的年销售额接近600万澳元(约470万美元)。 “销售额每年都在增加。 十年来,我们的资产增加了三倍”马安阳骄傲地说。
打造国家企业品牌,马安阳一方面认为与同仁堂做生意,另一方面经营企业品牌,传达中医药文化是更重要的责任。 “同仁堂做生意,不能‘独占自己’,所以我们与当地的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开展了双向的信息表达和课题研究。 ”。
2014年,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企业和西悉尼大学国家中药研究院签订合作备忘录,中药安全性问题由当地大学机构进行二次临床验证。 马安阳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双方对中药成分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异,比如对药物毒性的认识只有双方开展基础研究和验证,才能排除中医药的世界性障碍。
马安阳说,这几年他们也业余地运营和宣传企业品牌。 另一方面,让当地的中学生参观同仁堂店,介绍同仁堂的企业品牌和历史。 另一方面,参加澳大利亚当地专业团体的展销会、交流会、各种讲座,积极融入当地中医药领域,与当地大学和中医药团体保持密切的关系。 “虽说我们是老字号,但也不是没有接地。 只有融入当地社会,企业品牌才有生命力。 ”。
同仁堂在海外华人圈里一直是金字招牌。 2008年,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企业获得了“海外华人最信赖的企业品牌”奖。 得到好名声,来这里看医生的当地人也逐年增加。
但是在澳大利亚做中医药生意并不简单。 十年来,同仁堂遇到的困难也很多,首先是语言问题。 马安阳说:“有技术的人语言不行,语言强的人技术不行,怎么结合? 就是继续训练医生,整合团队。 ”。 其次,需要交易的部门很多,例如澳大利亚中医委员会、药管局、动植物检疫检查管理局、濒危动植物管理局,这些部门有各自的规章制度,各环节都有信息表现问题。
2012年7月1日,中医正式纳入澳大利亚医疗系统。 马安阳说:“虽然被承认了,但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问题。”
他比如说,政府部门最初要求所有中医写处方时,写英语对有点老的中医来说是不现实的。 后来政府让步,至少药名要拼音。 但是,因为中药中“同音异药”很多,所以会引起药剂师的混乱。 通过不懈的信息表达,政府部门最终同意用中医最熟悉的语言写处方。 另外,澳大利亚对中药的认识也很浅,对成药的注册有很大的障碍。 “如果很多药进不去,医生就需要修改处方,最后造成损害的还是大众的利益。 ”。
担任澳大利亚中药领域联合会会长的马安阳先生刚在协会“质量、安全、疗效、可供给、可负担”五个基本基础上向澳大利亚卫生部提出建议,政府完全管理系统,工人简化流程,
同仁堂进入澳大利亚第二个“十年”。 企业计划进一步将企业品牌定位于主流市场。 例如,利用社会交流媒体进行网络营销,利用主流媒体进行推广宣传。 另外,除了调整经营模式,开旗舰店之外,还要求开一家小店,让内部的医生说所有的英语。 另外,企业迅速发展全产业链,与相关领域合作,合并高质量的资产。
标题:“通讯:同仁堂十年打拼 终立足澳大利亚”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2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