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80字,读完约4分钟
美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持了第一个开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因此被称为“美国原子弹之父”。 出乎意料的是,中国也有“原子弹之父”。 那是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语言文案学家钱玄同的孩子。 1929年钱三强进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32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6年毕业后,就职于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不久就考上了公费留法研究生。
发现原子裂变
1937年夏天,钱三强来到着名的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 那时玛丽·居里夫人已经去世,实验室的工作由她女儿埃琳娜·居里和女儿朱利奥·居里主持,他们正在向迅速发展的尖端科学——原子核物理进军。 钱三强有幸成为埃琳娜的徒弟,博士的学业被部署在居里研究室和法国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进行。 他勤奋好学,身心融入原子世界,1940年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之后,法国因法西斯德国的攻击而沦陷,太平洋航线中断,钱三强无法返回祖国,在巴黎的两个实验室继续进行原子核物理和放射化学的研究,1944年成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利用优良的科研条件,他与外国科学家合作,在量子力学等行业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他和同学何泽慧(后来成为妻子)和两个法国研究生一起发现,原子核不仅可以在中子的打击下分裂成两半,还可以分裂成三到四(即三分裂、四分裂)。 这项研究成果自1947年由朱利奥·居里系统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里实验室和法国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由于成果突出,钱三强获得了法国国家科学院丰厚的德巴微物理学奖金,晋升为我院研究中心的研究领导。 这是中国留法学者中,只有钱三强一人获得了这样重要的学术职位。
中国发挥抱负
但是令人羡慕的职位和丰厚的待遇无法减轻钱三强对祖国的思念,他主张回到中国发挥野心。 1948年4月,钱三强来到领导家告别。 埃琳娜用镭发送,传达了相关的秘密数据以备将来需要。 对于汇集了半生心血和汗水的这样的礼物,金三强不由得面面相觑。
两个月后,钱三强夫妇带着刚满半年的女儿回到祖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负责设立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积极参加中国科学院的建立和调整,先后主持了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和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工作。 1955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做出开发原子弹的战术决定后,钱三强担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身心投入到原子能事业的指导和统一业务中。 他和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王淦昌、彭恒武一起自力更生,进行艰苦创业,提出了中国快速发展核科学的前五年计划。 他想吸引国内外人才,短短几年,有学术造诣和献身精神的核科学技术专家从西方、东欧、国内各大学的研究机构来到原子能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综合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开动军队就自力更生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中止了与中国的核合作研究,撤出了所有专家。 第二年,毛主席对中国人民说:“自己动手,从头开始,8年内准备取出自己的原子弹! ”呼吁。 作为新中国开发核武器的主要组织者,钱三强为了国家的全球利益,甘愿忍辱负重,完全放弃了个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继续取得成果的想法。 他想的是如何“派遣军队”,把最好的科学家放在最重要、最起作用的岗位上。 他用锐利的眼球,筹措窗帘,把王淦昌、彭恒武和郭永怀调整为核武器研究院的副院长兼第二、第四和第三技术委员会主任,他们后来成为了开发“两弹”的领袖。 让邓氏先推荐到核武器研究院担任领导——我国前后进行的30多次核试验的一半由他负责现场指挥……人员配置妥当后,钱三强了解研发情况,掌握工程进度,开始组织技术攻关。 1964年和1967年,我国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
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因心脏病突然去世。 留在他身后的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巍巍大楼。
标题:【要闻】“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9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