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16字,读完约8分钟

今年5月7日,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个三代核电技术示范项目“华龙一号”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建设。6月10日,中国核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主板上市,成为首家在中国主板上市的核电股票。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中国核工业在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新阶段达到了新的发展高峰。

纵观中国核工业60年来开发建设的核电反应堆谱系,秦山核电在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核电产业始于秦山,并在秦山成长。核电“走出去”是从秦山迈出的第一步。秦山核电30年也是中国核电跨越式发展的历史缩影。

取得突破

从头开始,创造历史。

秦山一期工程于1985年3月20日正式开工。1991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30万千瓦核电厂成功并网,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核电的历史,实现了mainland China核电的“零突破”,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加拿大和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自行设计和建造核电厂的国家。

作为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不仅没有生产准备、运行和管理经验,也没有参考电站、模拟器、参考文件系统和程序。这是“从零开始”。秦山核电成功培训了大陆第一批合格的高级操作员和操作员。在机组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问题不断暴露、发现和解决。在运行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技术经验得到了快速的提高。秦山核电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逐步将原型核电厂的运行管理转变为安全运行性能世界第一的商业核电厂。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秦山一期针对机组运行情况,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每年投资数千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平均每年完成130多个技术改造项目,大大提高了电厂设备系统的可靠性和机组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2010年,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反复论证和持续自主技术改造,机组额定功率由310兆瓦提高到320兆瓦,年发电量超过1.2亿千瓦时,设计寿命结束时发电量达到14亿千瓦时。作为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厂,此次电源升级为今后机组的电源升级和老化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后续电厂的电源升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稳步向前

推进本土化产业化

从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再到100万千瓦,自主创新意识和实际行动始终贯穿秦山核电厂的飞跃。

2002年2月6日,秦山二期1号机组并网发电。2004年3月11日,2号机组并网发电。到目前为止,中国第一座独立设计、独立建设、独立管理、独立运行的商用核电厂,在跨越30万千瓦的第一个路标后,成功登陆两台65万千瓦机组,被业界视为“中国核电国产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核电实现了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大大提高了自主研发能力;核电建设实现了从行政安排到市场经济运行的跨越。它实现了从30万千瓦原型反应堆到60万千瓦商用反应堆的飞跃,为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独立设计和建造奠定了基础。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事实上,在当时的巨大压力下,核电人员独立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通过对核电站300多套系统、20多万套设备和数百万份设计图纸的研究和实践,实现了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300多项技术创新和改进,实现了核电国产化的飞跃。

更值得关注的是,秦山二期为自主创新领域注入了“本土化”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核电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发展,为核电设备在中国的后续本土化“树立了信心,铺平了道路”。

合作借力

规范管理与国际标准接轨

秦山一期和二期“自力更生”,秦山三期重水反应堆项目上演了“中国成功故事”,被称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范”。该项目提前112天完成并投入运行。其核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为核电的规范化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秦山三期工程结合国情和工程实际,建立了一套能够成功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控制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制和合同管理制,探索“垂直管理、分级授权、相互协作、横向约束、程序化、信息化运作”的管理模式。这种“三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中国核电项目的程序化、信息化、标准化管理,符合国际标准。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秦山三期两个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机组建设期间,组织实施了99项设计改进,其中21项首次在重水堆核电机组中采用。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秦山人民毫不留情地向总承包商发出了“停工令”。秦山的“强势老板”形象赢得了外国合作伙伴的赞赏,被称为“中国人的成功故事”。

“中国8MW”的故事也很鼓舞人心。秦山三期candu核电厂有两台机组,额定功率为728兆瓦,但加拿大仅交付了720兆瓦。为了升级8兆瓦,外方在三年内没有这样做。最后,秦山核电仅用一年时间就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出国

在竞争中积累主动权

自主创新也使中国核电行业在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电竞争中积累了更多的主动权和优势。2014年底,中国和阿根廷签署协议,合作在阿根廷建设candu核电站。重水反应堆也将是中国核电“走向全球”的关键。

在秦山,你可以找到许多“走出去”的人。15天后,当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并网发电时,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了首个建造与秦山一期相同类型反应堆的单一合同。中国的核电“走向全球”从这一刻开始。巴基斯坦的查什马30万千瓦核电站于2000年并网,是中国独立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同时,它还为秦山核电厂提供了一系列外部技术服务,包括人员培训、调试、试运行、大修和换料。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通过自主创新,秦山核电基地也为中国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验证能力和支撑平台。其中,CNNC自主研发的先进核燃料元件(CF3)在秦山完成了试验。2014年7月,秦山二期2号机组反应堆堆芯插入了4套银组件,这也意味着CF3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研究工作,进入了随堆运行的试验阶段,并最终验证了其关键性能指标。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在30年的自主创新中,秦山核电基地创造了“以企业为核心、各种力量共同努力、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学习、研究的创新发展模式”,其效果日益明显。面对“自主创新、自主发展”的现在和未来,秦山人不仅追求“眼前的温饱”,更追求未来的发展。他们正在开展核电厂扩建和退役研究,为中国核电运营建立技术支持服务平台,并积极规划建设第二个秦山核电厂。秦山人坚信,依靠自主创新,“中国核工业的饭碗在自己手中”正变得越来越充足。

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相关链接

秦山核电基地科技创新

随着第九台机组于2015年2月12日投入商业运行,秦山核电基地的总装机容量为665.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小时,使其成为中国和世界上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反应堆种类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厂。

秦山核电基地已获得136项专利,包括29项发明专利,如辐照后修复受损燃料组件。

秦山核电基地已完成400多个科研开发项目和技术突破。

共颁发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2项,其中“秦山30万千瓦核电厂设计与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别奖,“秦山600万千瓦核电厂设计与建设”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秦山二期核电工程获中国工业奖表扬奖,“利用核重水反应堆进行钴60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获国防科技一等奖等。

专家意见

中国核学会副秘书长沈立新;

回顾秦山30年的历程,我们会发现秦山核电基地依靠自主创新的强大引擎,绘制了星光熠熠的“能源地图”: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国家荣誉、走出核电本土化道路、中加合作成功模式、中国核电自主发展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的历史性跨越。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词语是世界对秦山的真正赞美。

秦山核电打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品牌,实现了大量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推动了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的升级和发展。自主创新无疑是秦山核电厂迎来30周年的最关键的驱动引擎和支撑力量。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秦山核电,也就没有中国核电的自主发展。

秦山核电基地作为中国核电的先行者和先行者,正显示出其开拓和示范意义,将对中国核电发展的新高潮产生深远影响。(田桂红、刘永清、段家)

(责任:卢思宇)

标题:秦山核电:手捧饭碗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