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08字,读完约8分钟
▲斑驳的墓地入口
红卫兵墓地的墓碑
40多年前,山城重庆爆发了中国同期最大规模的“文革”武斗,死者被分散埋在重庆市约24个地方。 岁月流逝,这些墓地被转移或拆除,至今只剩下一处,在沙坪公园。
2009年12月15日,这块墓地被重庆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机构。
“红卫兵墓”作为特殊的历史记者,自己也经历过很多波澜,多次面临解体的危险。 当时古老,记录历史,出现了子孙反省的作用。
沙坪公园内的红卫兵墓地是目前中国唯一残存、有规模的“文革”墓地群。 虽然在成为文物的过程中有争议,但最终所有的意见都指向一个基点:它应该受到保护。
在重庆市沙坪公园的西南角,石墙包围着特殊的墓地,长期处于孤立状态。
根据沙坪公园管理处的数据,墓地里有113块墓碑,埋着531人,其中404人死于“文革”的武斗。
当地被称为“红卫兵墓”,据说是全国唯一残留的“文革”墓群。
长期以来,围绕这个墓地一直是去就的问题。
放弃还是留下,争论一直持续到2009年底。 2009年12月15日,红卫兵墓被重庆市纳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月12日,记者进入雨后墓地。
墓地西高东低,布局杂乱,通往深处的中央小路勉强形成中轴,左右两侧墓石稀少。
武斗中指挥遗体埋葬的郑志胜老人回忆道:“最初是乱埋,但各个单位都在附近找地方,先埋好,先左右,逐渐向后移动。”
这里合葬墓很多,最大的坟墓有37人被埋,分三层被埋,楼层和楼层之间用块隔开。
坟墓里碑的形状不同,有些碑顶镶嵌着带有派别名的火炬。 碑文上有“断了头,流了血,不要失去毛泽东思想”、“挨打,挨打,不要低下生命之头”等。
红卫兵墓地的研究者、重庆出版社陈晓文根据碑文资料考证,墓地死者中工人约占58.9%,红卫兵约占40%。 最年轻的是14岁,最年长的是60岁,其中26岁以上占46.5%。
唯一的红卫兵墓
学者王康曾经目睹过“复仇”,20世纪70年代,重庆一中某校长炸毁了红卫兵的坟墓
67岁的郑志胜说,他现在每次进入墓地都在流泪。
1967年重庆武斗期间,郑志胜是重庆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分配的本科生。 他接受的任务是解决尸体,同学给他发了绰号“尸体长”。 经过他手的尸体近300具,其中被送到沙坪公园埋葬的有200多具。
在“文革”期间,重庆武斗惨烈,从1967年夏天到1968年夏天的1年左右,重庆市武斗官方记录的有31次,枪、炮、坦克、炮船等武器武器共计24次,645人死亡。
据郑志胜介绍,沙坪公园内墓地的墓碑时间为1967年6月至1969年1月。
据沙坪公园管理处负责红卫兵墓地资料收集、整理的研究员李中华介绍,重庆当时有24处类似的红卫兵墓群。
之后,其中23处墓地被强制转移或直接拆除。
“文革”武斗结束后,红卫兵的坟墓因其记录的历史,成为人们心中的敏感区域。
重庆民间学者王康曾经目睹过人们对红卫兵坟墓的憎恨。 20世纪70年代,遭受“文革”迫害的重庆一中的校长亲自炸毁了埋有数十人的红卫兵墓。
危险一再解除。
围绕红卫兵坟墓的解体声音一直存在,但到了房地产开发的时代,面临着被地产业者清除的危险
根据陈晓文、李中华等研究者的调查,“文革”武斗结束后,20世纪70年代,红卫兵墓地一度破损。
陈晓文《重庆红卫兵墓地素描》说,墓地只被失去修理的土墙与相邻的农村生产队隔绝,附近的农民翻墙撬开好的石板,成为房子的基础,盖上了猪圈。 1975年全面整修时修理了公园,建造了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庭院墙。 墓地方面开始受到最低限度的保护。 ”。
但是石墙还不能保护墓地免受破坏。
陪葬品中也有头盔、枪械的传闻,让盗墓者经常露骨地发掘墓地,死者的遗骨散落。
从墓地的特殊性出发,如何处理“文革”墓地群,对当地政府来说一直是敏感的问题。 据李中华报道,20世纪70年代,重庆市委书记鲁大东指示上级处置墓地,但没有以下内容。
沙坪公园管理处主任钱立全介绍说,1985年,一位退休于四川省委的老干部写信要求拆除这块墓地。
据沙坪坝区文保部门透露,当时重庆市委书记廖博康绕墓地一周,但没有直接表达。 之后,他指示“三不大体”:不解体,不推广,不开放。
据沙坪公园管理处主任钱立全介绍,2005年,重庆传出了房地产开发商拆除红卫兵墓地,对该地区进行商社开发的消息。
谣言引起了轰动
2005年,为了土地开发而拆除红卫兵墓地的消息广为流传,众所周知有墓地
这个消息一出现,就引起了强烈的关注,重庆很多人积极奔走,呼吁保护墓地。 “刚传出这个谣言的时候,我很高兴。 这是件好事。 ”。 钱立全认为这个消息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有益于墓地保护的墓地。
沙坪坝区原文物局书记吴波表示,沙坪公园附近地理位置好,商业价值高,2005年前后商业开发盛行。 但是,当时开发者的意见一出来,就受到了很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的强烈反对。
钱立全说,对墓地的“威胁”除了商业开发,还有转移遗骨的家人。
他想起2003年或2004年,贵阳死者的家属希望转移死者的遗骨进入家族墓地。
钱立全说,那是共同葬墓,公园方面知道死者埋葬在哪个角落,但只有一个转出会导致墓地的严重破坏。 因此,钱立全连续两次给其家人写信,从文物、历史的角度考虑,希望不要转移。 “他说这里有战友,并不孤独。 ”。
困难的证人调查
研究人员李中华表示,有些人不想谈论往事,有些人老了,有些人见面时会中风或死亡。
2004年底,沙坪坝区文物局与沙坪公园管理处合作,开始了向红卫兵墓地申报文物的前期准备工作。
钱立全表示,由于管理处没有资金,没有政策支援,这项事业一直处于“半休眠”状态。 到2007年出现了转机。
今年4月4日,国务院发出了全国第三次文物调查的通知。 之后,公园管理处聘请了李中华等3人参加调查组,对墓地的史料、当年的经验者、死者和家人等进行了半公开调查。
三个调查小组从2007年9月开始运营。 据李中华介绍,之后持续了两个春节,他们在墓地度过。 为了死者的家人、同事、同学、朋友等,春节期间吊唁在墓地。 另外清明节人很多。
李中华等人的任务之一是和他们对话。
一般来说,对方不想谈往事,“不想谈,不想谈”,但如果回味往事,伤口带来的痛苦有可能会“波及”到李中华们,被人骂,说“他们是大怨恨,40年间无处发泄”
据李中华介绍,员工访问了2000多人,其中1200人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结果,完成了30万字的文案。 现在,虽然知道了100多人的一生、死亡日期和原因,但还没有找到300多人。
文物申报将得到机会
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提出,必须保护“文革”期间的代表性建筑物,墓地申报才能公开。
2008年4月10日,国家文物局在无锡举办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雯翔建议:“对公社运动、大跃进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等时期代表性典型的建筑物、构筑物,采用正确的做法进行合理的保护。”
之后,申报了重庆红卫兵墓地的调查组和文物,进入了公开状态。
钱立全说,沙坪坝区市人民代表大会、政协领导人也大胆地说了这件事,区和市文物局重视这块墓地,多次到现场,反复组织专家论证。
“别忘了历史”
专家吴涛认为,红卫兵墓地成文保单位证明了国民对历史的态度更成熟、更理智。
关于红卫兵墓地文化财产评价的申请,重庆市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吴涛等20名文史、党史、建筑史、计划专家等举行了2次讨论会。
吴涛介绍说,参与论证的专家是从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库中选出的,很多人经历过“文革”。 第一次会议是2009年8月,第二次会议是10月。 在两次会议上他建议:“我们要面向未来,不要忘记沉痛的历史。”
据介绍,申报文物时,有关方面斟酌墓地名称,考虑武斗墓、文革墓等,最终命名为红卫兵墓地。
钱立全认为红卫兵墓地成为文物,体现了重庆市政府的开明。
吴涛认为红卫兵墓地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证明了国民以历史为鉴意识,对历史的认识更成熟,更合理地看待历史。 (据《新京报》报道)
标题:【要闻】重庆“红卫兵墓园”求生记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