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361字,读完约11分钟
2013年,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开启了第一次中瑞对话。三年来,中瑞对话逐渐从最初的“理论”发展到现在的“实践”。贵州从瑞士学到了什么?
背景:通过山地媒体学习瑞士的绿色追赶
八座山,一片水,一块地,没有三块地。如果你问世界上哪个地方和贵州最相似,答案肯定是瑞士。这两个地方都是内陆山区,平均海拔1100-1400米。它们也是山区的地理特征。贵州山区的比例约为92.5%,瑞士超过75%。此外,贵州和瑞士旅游资源丰富。瑞士被称为“世界花园”,贵州享有“花园省”的美誉。这两个人就像天生的母亲所生的双胞胎,在自然环境中非常相似。
然而,就经济发展而言,贵州和瑞士有很大的不同。长期以来,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然而,瑞士这个拥有770多万人口和“除水之外没有其他资源”的国家,通过走绿色经济之路,成功地突出了这一重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位,经济竞争力居世界前四位。可以说,如果我们走同样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方面,瑞士的今天就是贵州的明天。
2013年,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开启了第一次中瑞对话。客观地理的相似性和对绿色经济主观发展的共同认识,为瑞士与贵州的合作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启了贵州“山有特色,绿有主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今天,中瑞对话已经持续了三年。三年来,贵州致力于以瑞士为师,加强瑞士经验的学习、宣传、研究和应用,努力将瑞士绿化的“根”留在贵州,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东方瑞士”。
路径:加强立法,保持绿水青山不变
我们如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繁荣以及更好的山、水和风景?瑞士在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的同时,也被称为“世界花园之都”。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就得到了普遍认可,这取决于其全面的环境立法和严格的执法。
为了让贵州的大江大河和大山保持生机,我们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我们还必须像瑞士一样完善立法,严格执法。近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一系列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贵州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
2014年5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大环境投资委员会提出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审议通过,成为全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为了保护水资源,2015年11月首次对《贵州省水利设施管理条例》进行了审查。为了防止空空气污染,贵州省空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于2015年11月经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通过... 多年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30多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其中,“十二五”期间出台了7项环境保护法规,包括《贵州省义务植树条例》、《贵州省矿产资源监督检查条例》等。对贵州省推广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贵州省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贵州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进行了立法调研。迄今为止,贵州省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光靠立法不足以提升贵州的“颜价值”。19世纪末,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瑞士的自然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此,瑞士将环境保护提高到“国家目标条例”,动员全民参与绿化,全面保护生态环境,稳定全国森林覆盖率(约30%),为瑞士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贵州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脆弱。一旦损坏,很难修复。过去,过度开发资源对贵州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有效把握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贵州制定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大力控制“水”、“气”、“渣”,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发出响亮清晰的声音。在规划中,贵州以县乡绿化造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为出发点。三年内,全面绿化宜林荒山荒地。符合政策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森林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将显著提高。郊区、村庄、通道和公园的植被景观效果将显著改善。到2017年,贵州将完成造林916万亩。完成300万亩低产林抚育改造工程,辐射带动120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林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到2020年,在“绿色贵州行动”的基础上,力争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584亿亩。
行业升级,大数据引领飞跃
面对地理位置和资源劣势,瑞士因地制宜,引进产业形成集群,因地制宜,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了123个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了全国经济增长。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省份。归根结底,这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滞后。结合瑞士发展经验,顺应社会发展趋势,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大数据产业,将其作为贵州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4年,贵州开始做大数据,引进国内外一流企业,率先开放省级政府数据,建立第一个省级数据资源整合与交换平台,打造全国第一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第一个大数据商业模式竞赛,让信息赋予贵州腾飞的翅膀,把多彩贵州推向世界。贵州正在成为国内外大数据领域从业者的“实验室场”。2015年,贵州成为全国大学生流入地,在全国排名第七。
大数据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贵州历来重视人才培养。近日,《贵阳大数据百万人才培养计划》出台。该计划明确指出,到2018年,贵阳将选拔和培养10多名大数据领军人物、100多名大数据创新者、1000多名来自政府机关、企业和机构的优秀大数据人才、数万名大数据专业人才和基础人才。
经过不懈努力,贵州大数据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阿里巴巴、京东、腾讯、浪潮、高通、惠普、思科、IBM、微软等大数据领军企业落户贵州,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格式甚至新的商业模式如服务器芯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以及数据清理、挖掘、交易等在这里诞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大数据推动了贵州4万名新员工和整个行业16万名新员工。今年一季度,在贵阳、遵义、桂安等重点地区带动下,全省大数据产业总规模同比增长34.8%,带动全省规模以上产业增加值增长0.8个百分点。
在发展大数据的同时,贵州也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向环保方向发展。经过多种淘汰措施,贵州省2015年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126.3万吨。 24万重箱和1.5万千瓦,涉及水泥、铁合金(含电解锰)、炼钢(铁)、炼焦、电石、造纸、平板玻璃、电力等行业35家企业。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淘汰落后产能3080万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1450万吨的国家目标。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显著成效。
从深闺到世界的旅游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是瑞士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也是必然选择。
“华阳落到了他儿子统治的尽头,而文道龙已经标志着第五条溪流。我把悲伤带给我的心和明亮的月亮,风会把我带到夜郎溪。”李白的这一“王文长岭左迁,龙彪有送本”中,“夜郎”是贵州的别称,由于千河千山的阻隔,信息闭塞,原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却只能被锁在深闺里,这让外面的人又怕又急。
同样,瑞士在近100年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为此,瑞士已做出巨大努力来打破这一障碍,并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主要是公路和铁路。作为世界上铁路网最密集的国家,瑞士有5000公里的电气化铁路,包括500多条高山铁路,如架线铁路、索道铁路和阿尔卑斯山地下铁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充分激活了瑞士的旅游资源,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享受瑞士的山川美景。
贵州万重山自古以来就是贵州的一个难点。发展交通运输已成为贵州发展旅游业的首选。2014年11月25日,贵州环城公路正式开工。根据规划,未来四年,贵州将围绕贵州建设一条1952公里的公路,覆盖遵义、铜仁、六盘水、毕节、黔南、黔东南州和黔西南州的7个市(州)和35个县 (市、区) ),340个乡镇,覆盖贵州省建成的37个工业园区、33个旅游景点、3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3个示范小城镇和44个城市综合体。如今,贵州与广州之间的高速铁路、上海与昆明之间的高速铁路、成都与贵州之间的高速铁路以及城际铁路正在全面铺开。加上九个市州机场的“主辅互补”,立体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必将把贵州旅游业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生态旅游是瑞士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但贵州在这方面仍然相对落后。为此,在“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贵州省以“大旅游、大数据、大生态”为“三大板块”,提出了建设山地公园省、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开拓“全球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按照旅游扶贫“强区、兴村、带点”的工作原则,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百区千村万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即100个乡村旅游示范区、1000个重点乡村旅游村、1万多个乡村旅游示范区改造升级);实施规划指导和培训“全覆盖”,实施大数据统一建档卡、信息、图片收集,准确管理;推进山区旅游扶贫产业化,加快山区旅游产业化扶贫示范区建设,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以上的旅游收入,带动全省1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此外,重点支持建设50个智能景区、50个智能酒店和50个智能旅行社。
据报道,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3.7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512.82亿元。
结论:经过三年的对话,贵瑞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雄关蛮道如铁,现在他从头到尾都在迈步。山像海,太阳像血。”毛泽东的《秦怡鹅楼山关》生动地说明了贵州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只有不断向瑞士学习,汲取绿色发展的营养,贵州才能从无到有。
三年来,中瑞对话的发展也促进了贵州与瑞士的高层交往和经贸往来。随着双方对话的深入,贵州和瑞士两国政府高层互访日益密切。在前两次论坛中,瑞士联邦总统毛雷尔和瑞士联邦议会议长汉纳斯·德亲自出席。2014年11月,陈矿工率团赴瑞士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动。在此期间,桂安新区中瑞工业园和贵阳综合保护区“中瑞自由贸易协定”产业示范园区等重点平台相继建成。目前,中瑞对话、黔瑞合作不断深化,格局进一步改善,合作蓝图日益清晰。在长期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中瑞有关方面就促进贵州与瑞士在联合研究、医药、食品、旅游、精密制造、环保和绿色工业、贸易等项目上的落地达成一致。
自2013年中瑞对话启动以来,贵州与瑞士的进出口贸易从2013年的390万美元增加到2015年4月的1675万美元,增幅为1285万美元。两家瑞士企业已在贵州投资1300万美元。
中瑞对话的开启极大地促进了贵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三年来,贵州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总额从2010年的31.47亿美元、3.94亿美元和2.2亿美元分别增长到2014年的108.14亿美元、34.93亿美元和6.02亿美元,分别增长3.4倍、8.9倍和2.8倍。
见贤思齐!虽然离“东方瑞士”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贵州已经拉开了帷幕,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职责:胡彦明
标题:在为期三年的中瑞绿色发展对话中,贵州从瑞士学到了什么
地址:http://www.jcpa.cn/blgxw/1514.html